Nadcap,全称是“National Aerospace and Defense Contractors Accreditation Program”,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和*承包方鉴定项目”。Nadcap由美国航空航天和*工业成员(GE、波音、普惠、霍尼韦尔)与美国*部、SAE等机构在1985年提出,之后空客、罗罗、MTU等欧洲航空业成员纷纷加入,并在1990年由*审核机构Performance Review Institute (PRI) 少见主导审核。 Nadcap是一个专门对航空航天工业的特殊产品和工艺进行认证的体系。其宗旨是以通用的第三方认证解决方案代替各自对供应商进行重复的特种工艺审查认证,以有效地降低其供应商发展成本和潜在风险。 Nadcap针对的是航空航天产业链中的特殊工艺,细分为21项工艺大类,包括结构件、复合材料、无损探伤、材料测试、热处理、化学处理、焊接等,每一工艺大类又包含不同数量的具体工艺。以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基础,所以需求认证的机构或企业通常已通过了AS9100认证(ISO 9001的航空航天升级版)。 数据来源:Nadcap, PRI, 目前**通过Nadcap认证的供应商一共有**过4,200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和欧洲。这两个地区的供应商分别占**供应商总数的54%和29%。 因波音等对供应商的强制要求,Nadcap从2003年进入亚洲,随着航空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转包生产量的增加,目前获得Nadcap认证的亚洲企业已增长到696家。Nadcap在亚洲的发展依然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国家分布,美国作为Nadcap认证的发起方,该国获得认证供应商占到了**比例的约一半;欧洲国家中,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位列**,但企业数量和美国还是有较大差距。 中国有231家企业获得了Nadcap认证,为亚洲较多,总数**过了日本(165)和韩国(62)的总和。 中国获得Nadcap认证的企业中,央企和地方国企成为**主力,占据了总数的一半。其中主要包括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航科工、中国机械工业等大集团的下属企业。 外资企业中包含了波音、空客、通用电气航空、爱励铝业、古德里奇、美捷特、PPG、PCC等海外航空产业成员在中国的全资公司。 民营企业也逐渐成长为航空产业链的中坚力量,共有56家企业**。